关于天有不测风云的教案 小学《品德与社会》教学设计

  • 时间:
  • 浏览:223次
  • 来源:好课优选

6 天有不测风云第1课时教学目标: 1.通过了解一些故事,让学生意识到大自然也有不可抗拒的一面,自然灾害就发生在我们身边。 2.帮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和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,在日常生活中,强化环境保护的

欢迎来到少儿教育在线,在您阅读的时候送您一句名言:本周名言--

“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,过去它被认为‘天下之达德’,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。” (陶行知)

少儿教育在线小学教师专区刚刚推出,将逐步完善,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。

天有不测风云

第1课时

教学目标:  

1.通过了解一些故事,让学生意识到大自然也有不可抗拒的一面,自然灾害就发生在我们身边。  

2.帮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和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,在日常生活中,强化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。  

3.学习在常见的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,培养相应的应变能力,灾害发生时能够不慌乱,采取正确的措施开展自护与互助。  

教学重点难点:  

帮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和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,在日常生活中,强化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。  

教学准备:  

1.查阅书籍资料,了解有关自然灾害的概况。  

2.有关地震灾害的记录片。  

3.了解家乡最常见的自然灾害。  

教学过程:  

一、导入  

播放有关地震灾害的记录片。  

二、学习“大自然的另一份面孔”  

1.阅读《地震孤儿的故事》。  

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地震的资料。  

讨论:地真是怎么回事?你对地震带来的危害有哪些印象?  

设想一下:假如我们居住的地方发生了强烈的地震,你对突发的灾害会有思想准备吗?你认为地震会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哪些危害?  

2.自然灾害知多少。   

除了地震外,自然灾害还有哪些种?  

请同学们走上讲台,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某种自然灾害的相关资料。  

3.为自然灾害分类。  

4.过渡:自然灾害离我们并不遥远。  

简单叙述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。  

搜索你的记忆,你听说过或者看到过自然灾害发生时的情景吗?  

5.分组朗读《历史上的部分自然灾害记录》。  

三、学习:天灾之中有人祸  

1.近几年来,全球发生了不少自然灾害,请选择你知道的一次重大自然灾害,向全班同学做一个介绍。  

2.阅读43页自然灾害的信息。  

同学之间交流课前准备的小调查:家乡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是什么?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这些自然灾害的?  

讨论:从引起自然灾害的原因上考察,你认为自然灾害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然造成的呢?  

3.阅读《是天灾还是人祸》。  

讨论:有哪些人类的行为诱发或加剧了自然灾害?  

4.你的家乡有没有发生过因“人祸”而加剧的自然灾害?如果有,把它写出来

四、作业:回忆自然灾害的危害,写一封倡议书。  

第2课时

教学目标:  

1.遇到自然灾害,会自护与互助。当其他地区发生灾害时,力所能及地向受灾地区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。  

2.认识保护环境的紧迫性,掌握一些遇到常见自然灾害的自护知识,以备不时之需。  

教学重点难点:  

认识保护环境的紧迫性,掌握一些遇到常见自然灾害的自护知识,以备不时之需。  



分享到:

猜你喜欢

双一流211和985哪个厉害

2025-07-24 @ 教育动态

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,“双一流”、“211”和“985”是三个不同层次的高校建设项目,各有侧重,很难简单地说哪个“更厉害”,但可以从它们的背景、目标和影响力来分析比较:985

废掉一个好孩子,从一个低配暑假开始

2025-07-14 @ 教育动态

废掉一个好孩子,从一个低配暑假开始暑假,在孩子们的翘首期盼中如约而至。对于家长而言,这不仅仅是孩子放松玩乐的时光,更是他们成长路上弯道超车的绝佳机会。然而,如果家长对暑假规划掉

2025年全国CSP-J/S第一轮认证山东考区报名通知

2025-07-07 @ 教育动态

根据中国计算机学会《CCF关于举办CSP-J/S2025的通知》和《CSP-J/S2025第一轮报名通知》要求,结合山东的实际情况,现将CSP-J/S2025山东考区报名通知如

羽毛球比赛违例—— 认真牢记,不要让你的对手轻松得分

2025-07-02 @ 教育动态

1.1发球不正确;1.2发球时,羽毛球:1.2.1触网并停留在网上;1.2.2越过网后,卡在网上;1.2.3被接发球球员的同伴击打;1.3在对打过程中,羽毛球:1.3.1在球场

中美教育在7-12岁上的差异有哪些

2025-06-30 @ 育儿帮手

中美教育在7-12岁阶段(大致对应小学到初中)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、课程设置、教学方法和学生评价体系等方面。以下是具体分析:1.教育理念中国:强调学术成绩和考试表现,注重知